《惠城区深化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日前印发,对全区13个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改革任务和标准要求,标志着惠城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据悉,此次改革派驻机构下放23个,事业单位压减61.2%,下沉人员编制419名。惠城区委编办主任刘卫介绍,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是党政机构改革和镇街体制改革的拓展和延续,对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强化基层公益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实施方案》,惠城区精简整合了镇街事业单位个数,规范了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将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剥离,强化公益属性,明晰职能定位,推动人员编制下沉,将进一步激发镇街事业单位活力,为基层治理效能和公益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强劲动力。
◆精简事业单位个数
“瘦身”与“健身”两者兼得
刘卫介绍,按照省委、市委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此次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对“七站八所”进行“革命性”重塑,采取镇(街)股级事业单位“3+2”或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4+1”的方式综合设置,退役军人服务站按有关设置规定,不计入机构限额,改革后事业单位大幅减少61.2%,机构设置更加精简高效。以河南岸街道改革后5个事业单位设置为例,改革后按照“3+2”综合设置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财政管理所、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个数从原来的16个压减为5个。目前该区13个镇(街)的事业单位全部完成挂牌,按照新“三定”开始运作。
据了解,本次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惠城区是全市两个试点县区之一,在科级事业单位限额内,承担试点改革任务,从人口、面积、村(居)、企业和财税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水口街道和横沥镇(一镇一街)为改革试点,改革后将综合设置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单位,人力和编制资源更加聚集。
《实施方案》还明确,改革后乡镇街道事业单位纳入乡镇街道党(工)委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等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平台。继续实行派驻体制的,全部纳入乡镇街道工作平台,进一步健全协同高效运行机制。
◆因地制宜设置机构
“统一规范”与“个性定制”突显功能
记者注意到,13个镇(街)都统一设置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执法服务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或建设事务中心。刘卫介绍说,这是根据新时期镇(街)事业发展需要,为了承接区级下放的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事项,更加突出镇(街)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网格管理、改善民生等职能而考虑设置的。
“在各镇(街)事业单位统一设置的基础上,给予镇(街)一定自主权,镇(街)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设置其他事业单位,以便于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刘卫举例说,考虑到横沥镇是农业大镇,增加设置了农林水综合服务部;结合桥西街道正在加快推进旧城改造且无道路建设维护职责的实际,将原统一设置的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修改为建设事务中心,龙丰、江南、桥东、桥西街道根据辖区特点,设置了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等。
这些突出“个性定制”的乡镇事业单位将重点承担乡村振兴、服务“三农”、乡村建设等事务工作,街道事业单位重点承担社区发展、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事务工作,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事项下移
“权责下放”与“资源下沉”双促双成
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革在调整优化乡镇街道事业单位设置的同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要求,优化事业资源配置,全面梳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公益服务需求。
“前期我区结合放管服改革,已梳理53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镇(街),编制了镇(街)公共服务清单,目的就是要强化服务民生功能,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刘卫说。
据了解,惠城区坚持“成熟一批下放一批”,在第一批统一下放200项行政执法职权基础上,第二批将再下放镇(街)250余项执法职权、43项公共服务事项,解决基层对事权“看得见管不着”的困境。
“这次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是推动各类资源‘减区补镇’随机构和职能同步下划人员编制。”刘卫介绍,接下来,区委编办将建立基层“编制周转池”,分阶段分批次定向使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调整人员结构。
“不能光放事、放权、不放人。在放权的同时必须把人、财、物对应下放,才能做到真正的权责统一,体现编随事走,人随编转原则。”刘卫表示,惠城区从区直机关选派了175名人员全脱产参与镇(街)基层一线工作,结合镇(街)体制改革,将市下达的122名行政执法专项编制全部下沉镇(街),并先后下达130名事业编制到镇(街),专项用于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聘镇(街)事业编制人员、村组干部“大储备”、落实“三支一扶”人员政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这次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改革,将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驻的14个人社所79名事业编制、原区畜牧局派驻的9个畜牧站88名事业编制全部下放镇(街),实行属地管理,并与镇(街)本级相关机构整合设置。据统计,此次改革中,下沉人员编制达到419名,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林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