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门口的垃圾桶撤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区内安装有视频监控的固定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居民将分类好的垃圾,按照指定时间投放到指定地点,垃圾分类督导员可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全程监督和指导……惠城区桥东街道通过“科学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线上线下督导”的生活垃圾分类“三部曲”,持续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精准率。
新招
线上扫码查源,线下教育引导
上午7~9时和晚上7~9时是桥东街道长湖苑社区新世界曦岸小区定时投放垃圾的时间,也是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岗的时间。
“你好,我是物业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我们扫描发现你的厨余垃圾未投放到指定地方,而是投放到了果皮箱,请下次改正过来……”5月7日晚上7时许,新世界曦岸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王水丽在巡查果皮箱时,发现一袋厨余垃圾没有做到定点投放。王水丽随即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发现生活垃圾来自8栋1单元某住户,她立即拨通了该住户电话,并给予宣传教育引导。
记者了解到,新世界曦岸小区是桥东街道率先实行“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人督导”垃圾分类模式的10个物业小区之一。该小区共有住户936户,按照每40户设立1个楼层垃圾桶,该小区撤并成25个固定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其中21个收集点安装了视频监控,并组建了以物业管理人员为主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
每天早晚7时~9时,4名督导员综合运用桶边督导、视频督导、扫描督导等方式,现场检查居民分类情况,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针对督导发现的问题,督导员通过上门、电话或业主微信群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精准率。
“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人督导”模式获得了居民认可。“过去每单元楼层前都有一个大桶,什么垃圾都往里面丢。特别是夏天,容易发臭,会滋生蚊虫。”业主张姨说,现在有了固定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大家都愿意多走几步路,按照定点时间分类投放垃圾。除了有垃圾督导员监督,居民之间也会互相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情况,都不愿做那个破坏小区环境的人,争相成为文明新风的带头人。
措施
明确督导员职责,提升分类水平
“楼层撤桶并点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垃圾源头管控、分类定向指导,进一步提高居民分类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桥东街道爱卫办负责人说,街道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推进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目前,桥东街道楼层固定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由原来的1278个撤并为现在的260个。
针对老旧社区内街小巷狭小拥挤、桶点不好布置的实际情况,桥东街道改变传统的垃圾收集转运方式,在和平直、新建社区等老社区试点推行“广播告知、沿线停靠、定时收运”的“垃圾不落地”新模式。每天分两个时间段(上午7~9时、晚上7~9时)定时上门收集转运生活垃圾,实现了垃圾的“无缝”收集,减少垃圾停留时间,确保了老旧社区内街小巷的干净整洁。
为了加强垃圾分类督导员管理,桥东街道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明确垃圾分类督导员条件、督导职责、工作要求、考核标准。
按“多个点位配备一位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原则,桥东街道组建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大部分由物业工作人员兼任,每个月每人给予500元的垃圾分类督导补贴。督导员每天早晚7~9时对所负责的点位进行分类督导工作,指导小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以末端分类处理倒逼前端分类投放习惯养成。
“阿姨,你好,果皮、剩饭剩菜是厨余垃圾垃,塑料瓶、纸箱是可回收垃圾……我们可以在家里分好后,再相应地丢在厨余垃圾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通、有害垃圾桶。”垃圾分类督导员王水丽一边示范分拣、一边宣讲,并向这位大妈派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这是王水丽每天进行垃圾分类督导的一个缩影。
“由于前期宣传工作到位,目前,大部分业主已经自觉在家中就做好了垃圾分类,投放厨余垃圾准确率也大幅提升。”王水丽告诉记者,对垃圾分类概念没那么明晰的老年居民,还需要耐心指导分类和投放。
对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是否有惩戒措施?桥东街道爱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按照分类规定投放生活垃圾,或者未按规定投放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品的,督导员首先对其宣传教育和引导。针对屡教不改的,将交由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主管部门将对责任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该负责人说,接下来,桥东街道将全面推行“撤桶并点、定点投放、定人督导”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强化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的约束,促进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同时,通过“视频监控、二维码查源、严格执法”等手段,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管理,提升分类投放准确率,助力桥东街道不断提升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陈少驹 程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