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争创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06-07 15:51:29 稿源:惠城文明网 点击:

   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消费需求正由观光游向度假游,团队游向散客游,景区游向目的地游转变,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着一条全域旅游发展之路,立足湾区、文旅资源丰富的惠城也不例外。

  活力惠城宜居宜业宜游,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惠城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文旅成绩单。直线暴涨的旅游数据,可窥见惠城区文旅市场发展渐成“大气候”:文旅消费强劲复苏,文旅市场在逐步打开,文旅产业磁吸力不断增强。发展带来信心,惠城区提出,要争创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心区,在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提升城市首位度中,惠城该如何布局全域旅游“一盘棋”,让宜游之城面貌更新、功能更全、品质更高,是该区在文旅产业嬗变升级以及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区中亟需思考的问题。

  

  惠城既是一座山水共融的千年古城,又是一座充满时尚活力的魅力新城。

  定位

  以西湖为核心地带,做好“江湖”经济大文章

  惠州文旅旅游最有看头的在惠城,文旅产业整体首位度较高。东江、西枝江穿城而过,名城、名湖、名人文化在此交相辉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省内都排在前列,惠城既是一座山水共融的千年古城,又是一座充满时尚活力的魅力新城。

  惠城作为千年府城所在地,西湖与古城浑然一体。“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址环境,独特的“一街挑两城”古城格局,独具特色。今年来,西湖景区预约量单日曾登顶全省第一;春节黄金周,在灯光亮化工程的加持下,西湖与古城这个文旅大IP被映照得璀璨夺目,西湖景区预约人数高居全省第二。若是以西湖为中心,放开视野,从平湖门到金带街、从东新桥到水东街、从丰渚园穿出到祝屋巷,又会看到换了新颜的“两街一巷”中,山水相融、岛楼相间,游客熙攘、欢声夹杂笑语,一湖两江四带风光无限好。

  越来越热闹的旅游市场,释放出产业发展积极信号:惠城成为大湾区市民旅游的热门选择。“逛西湖,游古街,还到古村转了一下,惠城旅游元素越来越丰富。最大的感受是我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从原来的不到一天,到现在可以玩个两三天,越来越舍不得离开。”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市民刘林妮成为惠城全域游、深度游的“拥趸”。

  好山好水好风光,也是一门好产业。“叫响‘假日到惠城去’口号,让惠城成为大湾区游客向往的热点旅游城市。”区委书记刘光滨在区委八届十次全会中提出的定位,一度成为会议金句,为惠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融入“双区”建设谋发展奠定基调。

  “惠城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塑造旅游形象品牌。”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翟树宇说,要吸引更多人行走惠城、喜爱惠州。

  好资源不能辜负。惠城区将以西湖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地带,利用两江四岸、红花湖、金山湖等城市水系资源,做好“江湖”经济大文章,打造城市最靓丽名片。

  创建一批4A级景区,打造大湾区城市旅游精品线路。深入挖掘东坡文化、府城文化等人文资源内涵,完成水东街、金带街、祝屋巷等文化街区升级改造,进一步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同时,大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中山公园、邓演达纪念园、七女湖起义遗址、东湖旅店等串联,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进一步擦亮惠城红色文化品牌。

  做法

  软硬兼修,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旅游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让惠城成为‘诗与远方’的代名词,要通过多轮驱动、软硬兼修来提升全域旅游的综合实力,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惠城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巫志华介绍说,2018年至今,惠城区财政累计安排4.09亿元用于全域旅游创建相关工作。成立了由38个部门人员组成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小组,研究解决旅游产业融合、品质提升等重点问题。

  抓重点、补短板,全面提升全域旅游“硬环境”。以“厕所革命”为重点,近三年惠城区新(改)建旅游厕所14座;重视全区交通规划布局。实现重点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平台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大力推进绿道建设。已建成红花湖、沿东江、环西湖、环金山湖等绿道,现正加快推进惠城区黄沙洞绿道建设。

  建标准、强服务,增强全域旅游发展“软实力”。依托核心景区(点)和综合客运枢纽以及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全域旅游咨询中心,实现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全覆盖;推进智慧旅游服务,全区A级以上景区游客集中区基本实现Wifi覆盖,5A级景区惠州西湖可提供智能导游、电子讲解等服务;创新做好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等工作,成功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增加过夜游客数量。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新兴业态,惠城通过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全域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带来文旅产业链的无限延伸。

  “旅游+工业”,十万级无尘车间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均可裸眼全程参观,惠城区劲家庄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我市首家工业3A级景区;“旅游+体育”,依托白鹭湖4000亩浩瀚湖泊、超万亩生态园林,发展水上运动竞速、房车露营、山地自行车、徒步竞跑等项目,白鹭湖体育旅游小镇景区助力全民健身热起来。

  “旅游+文创”,老厂房更新改造演变出多个新兴景区。闹市区内33号青年街区汇聚了滑板、户外攀岩、涂鸦、音乐、街舞、篮球、钓虾等多种青年文体业态,假期日均人流量超过两万人;“旅游+农业”,北部山区乡村深度游方兴未艾,黄沙洞温泉度假,墨园古村游览,泰安看藏獒游花海,在覆盖12个村的“七仙汝湖风貌环”打卡匠艺馆、猪栏餐厅、花田集市等……

  高位推进、多措并举,惠城全域旅游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去年,惠城区荣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目前惠城区旅游行业经营单位超过300个,主要有景区景点3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惠州西湖)、3A级旅游景区7个,重点景区热度持续升温。

  谋划

  做精“江湖游”,做深城市游,做特乡村游

  从侧重“悦目”到注重“赏心”,文旅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老牌旅游城市背靠山水资源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新兴网红城市依托数字科技打造爆款亮点,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在构建全域旅游这一盘大棋。对标标兵、追赶浪潮、实现突破,惠城一直在探索“共建共融共享”全域旅游的全新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专家、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进来。”巫志华表示,惠城是中心区,市区一体首先要联动共谋。惠城要主动作为,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在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指导、政策资金导入扶持中形成合力,市区两级联动破题,像绣花一样将“江、湖、巷”“西湖IP”“东坡IP”等“好牌”布局谋划好。

  坚持规划引领,将全域旅游的基础打牢。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惠城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路网发展等重要规划中,明确体现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生态体系建设、加强旅游道路建设等内容。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景区提升等专项规划,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持续加大投入,为全域旅游发展引入“活水”。记者了解到,今年,惠城成立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鑫慧城投资公司两大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强化国资平台融资能力。其中,让国资参与旅游产业等多个业务板块领域,推动国有企业在旅游等领域积极作为,注入优质经营性资产,进一步拓宽旅游产业融资渠道。

  发展全域旅游,需要“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推进。这两年,惠城文旅产业爆点频发,下一步该如何“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全域旅游“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的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惠城将通过旅游片区联动,进一步擦亮文旅品牌。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活化东坡文化、府城文化、红色文化,实施西湖改造工程,注重挖掘惠城历史名人文化内涵,串联西湖、红花湖、“三街一巷”(水东街、金带街、北门直街、祝屋巷)等资源,打造环西湖文创街区。另一方面,将横沥镇墨园村(传统古村落利用)、横沥镇泰安村(健生生态康养)、横沥镇黄沙洞村(温泉度假)联合升级打造为惠城区乡村旅游休闲集聚区。

  “接下来,惠城要做精江湖游,做深城市游,做特乡村游,实现惠城区旅游空间上的全域化。”巫志华说,从旅游发展六要素来看,结合惠城旅游实际情况,需要真正做到“六个一”:做好一桌饭、安好一张床、铺好一条路、画好一幅画、开好一间店、演好一台戏等,完善提升惠城全域旅游的功能要素,让惠城旅游由“驿站”变成“目的地”;让景区和生活区融合共生,做到文旅生活化、生活旅游化。

  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肖丽芳认为,惠城区要充分发挥出作为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实现市、区旅游联动,发挥好惠城区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带动作用,真正打造成“湾区客厅”,进一步解决中心区旅游交通停车难题,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

  智库观察

  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

  提升“江湖”地位做好水文化文章

  惠城要做好“湾区客厅,岭南水都”的定位。惠城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根据惠州全域旅游发展,结合惠城的实际情况,惠城区首先要提升“江湖”地位,充分利用好东江、西湖等优势水资源,做好水文化和水休闲文章。同时,助力古城复兴,利用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优势,通过水东街、金带街、祝屋巷等古街古巷资源,借力微改造,以“打造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为抓手,讲出生动有文化内涵的惠城故事。在乡村振兴上,要充分发掘惠城乡村旅游特色,发挥城乡结合优势,打造适合乡村旅居生活的旅游品牌,最终实现文旅生活化、生活文旅化,共创品质生活的目标。

  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青年珠江学者胡卫华:

  点、线、面、域全方位推进全域旅游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解决好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脱节、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脱节、旅游发展与产业基础脱节等问题。

  惠城区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一要平台整合,统筹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资金,集中力量办大项目,要政校行企多方联动,汇聚成乡村振兴的发展合力。二要以旅助农,惠城区要结合本地特色农业产业,把产业做起来、客源引进来、商品卖出去、品牌打响来。三要全域统筹,要从点、线、面、域全方位立体推进全域旅游。既要统筹好空间,尽量按照“串点连线、连线成片、一村一品、和而不同”的思路来建设,避免“单打独斗”。四是城乡呼应。惠城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惠城旅游的核心抓手,打好文化牌、生态牌、乡村牌,实现市区与乡村文旅互动发展。

  

  直线暴涨的旅游数据,可窥见惠城区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成绩单

  ◎据统计,2021年“五一”假期,惠城全区接待游客53.5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74%,比2020年增长286%

  ◎星级饭店前三天客房出租率大于95%,整个假期的平均出租率达76.8%,同比去年增长50%以上……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龚妍 谭琳 通讯员何新利 朱盈盈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杨城昆 何新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