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 曾碧霞
2022-05-04 12:38:46 稿源:惠城文明网 点击:

  曾碧霞,女,1980 年 2月出生。2006年8月参加工作 ,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为惠城区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

  曾碧霞同志身为一名基层党员,怀着对社区卫生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法律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关心他们的疾苦,体谅他们的心情,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尽心尽责地为患者服务。

  一、一心救治,恪守医生誓言。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曾碧霞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至理名言。为此她凭着对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默默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始终坚持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辨证施治,“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治疗效果”,她总是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从每一个病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的调整,到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都耐心地一一交待清楚,对每一位病人都一视同仁。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曾碧霞同志给自己立下这样的规矩:不收病人红包,以免徇情;不惜时间,以免误人。这样的规矩,她一直恪守着,从未有半点逾越。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曾碧霞同志的心里很坦然,她认为人生价值并不只是停在物质享受上,更重要的是对得起医生的誓言,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尤其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穿上白大褂,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就要回报社会。她一心为病人,对于患者不论贫富,总是尽心尽力,平等对待,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多年来,她从不让病人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在处方中,常常可见一些价廉物美的药。治疗过的病人无不感受到她高尚的医德,诚实的为人,曾有几位被她救治过的病人想以“红包”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均被她婉言谢绝。

  二、心系居民,高度负责,赢得信任。

  2011年新医改她选择留在了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惠城区全科医师团队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惠城区将建立覆盖全区居民的责任医师团队服务网络,使社区卫生服务进入社区,深入家庭,服务居民,实现从居民上门求医到医生上门的送医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组成医疗小组,分片区给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促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使社区居民能够享受主动、连续、全程、便捷、可及的服务。曾医生所在全科团队不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病人”,而是主动送医送药到社区,尤其是对行动不便、年龄偏大的居民。2012年4月19日下午,菜园墩63号居民许金兴晕倒了,家属打电话请求医生上门,到了患者家中,发现他躺在地板上,呼之不应,立即对他初步检查,生命体征平稳,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快速血糖正常。家属反映他有精神病病史,即建议家属送专科医院治疗,但家属因经济困难不同意,她耐心劝说家属及时带病人到医院精神科复诊和及时用药,调动其积极参与治疗的意识,使其及早得以康复,并嘱咐家属密切观察。当晚八点,曾医生还不放心,摸黑亲自回到患者家中了解病情变化,看到患者病情稳定后才放心。第二天一早,她百忙之中还不忘交代同事电话回访及安排下一步治疗方案,意外的是接电话的正是患者本人,听到同事反馈患者病情已经缓解了,这时她才放下心来。当天早上,她母亲亲自来中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希望社区服务团队能经常来。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工作,但是群众健康意识淡薄,建档积极性不高,怕体检万一查出病却医不好或治不起,反而多了心理负担等错误思想,对“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其次,居民对免费上门建立健康档案持怀疑态度,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漏,采取敷衍了事,隐瞒病史或者回避的方法,甚至将前来建档的医护人员与做上门推销商品的商贩相联系,害怕上当受骗,使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受阻。为此曾医生团队联系居委会协助走街串户,加强宣传活动,利用健康教育活动、义诊、上门免费体检等多种形式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信任,从而消除戒备心理,使建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健康档案有人建,小病有人看,预防保健有人管,最终赢得了广大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的信任。

  三、不怕苦,不怕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做医生就该对病人负责,视病人为亲人”,曾医生质朴的语言概括了她的为人准则。家住惠新东街三巷的刘立妹阿婆今年已89岁高龄,长期患有高血压病,体质较差,曾医生团队人员几次上门服务后,刘阿婆遵照医嘱坚持服药,精神明显好转,血压也稳定了,刘阿婆很感动,直拉着队员们的手久久不放: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要常来啊!

  2011年10月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下转病案中发现辖区居民新建路90号黄宣娇阿婆患有糖尿病,曾因脑梗塞在该院住院,曾医生为她建立了健康档案,但多次电话随访及请阿婆到社区免费体检,均因家属不在家,无法了解阿婆病情,阿婆行动不便也不能来。2012年7月12日一大早终于约到了家属,上门看到老人卧床不起,表情痴呆,因护理不周,卫生极差,发出阵阵恶臭,曾医生不顾这些,检查发现她腰骶部、髋部、外踝皮肤多发褥疮,双下肢浮肿,测血糖血压平稳。于是教家属为老人的伤口用过氧化氢液擦拭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用75%酒精消毒褥疮周围皮肤后覆盖无菌纱布。并经常更换体位,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缺血缺氧,局部使用气垫、气圈,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定时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补充营养、保持高蛋白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并交待好其他服药和生活起居注意事项。家属说:“我们看到惠州日报上报道了你们的事迹,感谢新医改政策,谢谢你们,辛苦了”。

  面对成绩和肯定,她说:“我做的是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做的是自己乐意的事,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我将更努力工作,视病人为亲人。”是啊!她选择从医终生不悔,她扎根在惠州这片热土,要以毕生心血为患者带来生命的绿色,要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