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提高发展速度和发展能级,抓好制造业的效益是最大的。今年,科工信局将重点强化项目支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惠城区科工信局局长宁攀说,该局将狠抓工业投资,紧盯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做强做大商贸服务业,做好企业服务,为打造“四个惠城”、全面建设一流中心区作贡献。
“三个优势”看惠城工业发展前景
看发展势头,捕捉强信号。去年,惠城工业经济总体运行稳中有增,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90.5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30.3亿元,同比增长26.6%;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7.7亿元,同比增长11.8%。
“发展工业,惠城有3个优势,包括产业用地收储供应优势、市区一体区位优势、优化结构形成后发优势等。”宁攀说。
在土地供应中,优先保障产业用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保障了利元亨、TCL、信利康、高盛等重点项目的落户,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近3年来惠城区工业产值一年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宁攀说,今年,惠城区工业产值计划实现920亿元,同比增长约14%;工业投资计划完成166亿元,增长约28%。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配套建设,园区将完成土地收储4600亩,供地2000亩以上,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用地保障。
第二个优势是跳出惠城看惠城。近年来,惠城区深刻把握市区相互交融、不可分割这一最大区情,提出并深入践行“市区一体”理念,市区一体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其中,该区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首位度优势明显。“区位优势让我们在吸引高端制造业,尤其是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优势鲜明。”宁攀说。
第三个优势是后发优势。“高质量发展要找对赛道,我们趁势而上打造‘当家’产业,直接切入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形成后发优势。”宁攀说,具体在“双区”建设、“2+1”产业集群等重大战略布局中寻找机会、打造产业、布局项目,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以此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型和结构优化。
“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聚焦在狠抓工业投资、抓工业总产值,让持续增长的工业投资为未来高速增长夯实基础。”宁攀说,在今年惠城区计划安排总投资643亿元的89宗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占51宗,投资额395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分别占比57.3%和61.5%。
“十四五”期间将引育1000名优秀产业人才
惠城区调整产业结构后,要聚力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就是一道“必选题”。宁攀说,将贯彻好区委区政府关于“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区‘一号改革工程’”理念,全力推动“828”行动方案落实落地。
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刀刃上,真金白银投入,为优化营商环境做“硬托举”。其中,区科工信局牵头制定《惠城区加快产业人才引进培育方案》。围绕引育产业人才,“十四五”期间,惠城区将引育1000名优秀产业人才。突出市场导向,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发挥人才工作主体作用,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资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评价和奖励优秀人才。
区科工信局全方位构建“1+2+3+N”企业服务体系,即实行“一个窗口”企业服务,两级服务管理,“三统一”企业服务标准,建立各级企业服务队伍,形成大服务格局。
“我们发挥区企业服务联席会议解决机制的作用,新设企业服务中心,专人专职跟踪对企服务,自建立以来,收集企业诉求50余件,其中8成难题已解决。”宁攀说。
惠州日报记者 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 周文媚 通讯员 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