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高价彩礼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2023-09-22 09:01:08 稿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
     媒体近日曝光了发生在多地的彩礼骗局,让高价彩礼这个自带流量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场中的热点。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文化深深融入了国人生活当中。民间送彩礼的风俗古已有之,先秦典籍《仪礼》中就有关于“纳征”的记载,是“婚姻六礼”之一。彩礼通常是男方以与女方缔结婚姻组建家庭为目的而给付的财物,被视为男女双方关系确认的象征。

  彩礼寄托着夫妻恩爱的美好寓意,而“狮子大开口”的高价彩礼却成为了严重异化的恶俗。自上世纪90年代起,高价彩礼现象在不少地方愈演愈烈,多年来已成痼疾。虽然原来的婚姻法和现在的民法典都明文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现实中就有不少因为拒付口头约定的高价彩礼而对簿公堂的案例。应当看到,越是欠发达农村地区,高价彩礼现象就越突出。高价彩礼成了很多农民家庭的沉重负担,并诱发了情侣分手、因婚致贫、家庭冲突、彩礼纠纷甚至彩礼骗局等各种问题,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价彩礼现象的长期存在,无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人口性别比失衡、攀比心太重、“唯金钱论”价值导向等,但说到底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根源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众多大城市,人们往往并不特别在意彩礼的价码,而是更重视家庭幸福。相反,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尤其对不少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女儿出嫁时向男方索取高价彩礼,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性收入来源,彩礼不仅要用来抵消女性劳动力出嫁离家的损失,还要用于今后的生活保障和改善,再加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适婚女性在农村成为“稀缺资源”,彩礼日益“水涨船高”也就在所难免。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根除高价彩礼这“一锤子买卖”的生存土壤,有赖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价彩礼问题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点名“天价彩礼”。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四次提出相关治理要求,彰显了治理的决心和信心。不少地方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移风易俗,强化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规定彩礼限额标准、提倡零彩礼、送养老保险代替彩礼等举措,虽然是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的,可能尚不具有普适性,但也都是有益的尝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消除高价彩礼现象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整治高价彩礼既是一场攻坚战,需要针对重点地区、难点问题精准施策,敢于啃“硬骨头”,同时也是一场持久战,得做好“愚公移山”的思想准备,形成社会共治合力,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而无论是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都是题中应有之义。道理很简单,农村居民收入越多、享受到的社会福利越多,对高价彩礼的物质依赖和心理依赖也就越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