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12日,2024年市十项民生实事10个方面20项工作已全部完成。12月25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24年市十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会议认为,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办理工作,并将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分解为20个子项目交由市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有序实施。
“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为更好地履行人大监督职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组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确定惠州市2024年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并交由市政府办理。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市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市政府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落实,确保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惠州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实施效果看,在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解决就学难题方面,我市共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5010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2万个,新增普通高中公办优质学位5700个。
我市共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5010个。这是惠城区直属机关幼儿园玖悦府园区。惠州日报记者姜劲宇 摄
在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兜牢兜实底线民生上,投入财政资金1071.2万元,通过慈善力量筹措35.8万元,完成208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约3.7亿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约1.4亿元、孤儿养育金834.88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金约3003.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约3789.2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约1.43亿元。
在免费实施产前和肺结核筛查,加强特定群体疾病防控方面,截至11月底,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35917人,免费为我市47821名高中阶段入学新生开展肺结核筛查。
“教育、医疗、困难群体保障等是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要在完成今年任务目标的基础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起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在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等方面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投入、建设和管理机制,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要注重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在特殊困难群体保障尤其是预防和治疗精神病患者方面,更好发挥家庭、社区、专科医院、职能部门联动作用,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
“确保民生项目符合群众实际需求”
记者从报告看到,为加强食品检验检测,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完成食品抽检共41359批次,开展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共计502761批次。在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营造干净整洁生活环境方面,将惠城中心区11个街(镇)所辖区域内所有道路、公共设施、公厕、闲置空地等环卫作业项目及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合并打包,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企业统一管理,形成“全域覆盖、无缝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新格局。
在开展道路交通整治、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等方面,完成市区道路交通安全“堵点”“黑点”综合治理共20个;完成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1.7公里、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21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6公里;全年新增建设停车泊位30264个。
“道路交通‘堵点’‘黑点’整治项目受关联项目影响施工延迟,对整治困难预估不足,应急措施不完善,宣传不及时,群众对整治效果的感知有限。”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在道路交通整治方面,要加强与关联项目建设方的沟通协调,建立高效的协同推进机制,提前充分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为进一步解决就业难题,建成34个“就业驿站”投入运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制定完善的“就业驿站”运营管理办法,加强对运营过程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持续稳定发挥服务功能,为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为给老年人提供便利化就餐服务,今年建成长者饭堂(助餐点)20个,实现长者饭堂(助餐点)镇街全覆盖,累计打造食材可溯、安全卫生、价格合理的长者饭堂(助餐点)120个。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掌握老年人口分布、消费习惯、出行便利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选址和建设规模,优化饭堂布局,提高选址的科学性和便利性。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合理设计服务内容和运营模式,拓展服务功能,提高长者饭堂的吸引力和使用率,确保民生项目的规划建设符合群众实际需求。
十项民生实事办理总体评价均为“满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涉及教育、医疗、就业、食品安全、交通出行、底线民生等多个方面。“办理民生实事项目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代表票决的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监督分工安排,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衔接,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按时按质落实完成。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2024年十项民生实事工作成效均表示满意。会议提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办理2024年市十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工作成效表示满意,但监督发现仍存在一些需要推动解决和重视的问题,如个别项目完成实效有待增强、民生实事项目后续的维护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强化项目实施效果,确保民生实事惠及群众;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完善运营管理机制;优化项目规划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部门协同配合,加强项目监管力度等,推动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陈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