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联系着千家万户,是关系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小事”,也是夯实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为破解长期困扰物业小区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症结问题,惠城区桥西街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普法-规劝-约谈-执法-解聘”五步工作法,形成治理服务闭环,实现以“小物业”牵动“大民生”。
强普法善调解
靠前服务消除隐患化解矛盾
第一步——物业普法进万家。
桥西街道有关负责人说,目前,部分物业公司出现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物业收费开支不透明等问题,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矛盾比较凸显,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基层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今年以来,桥西街道组织了辖区内98家物业公司共294名物业管理人员,开展了6场针对物业企业的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助力物业公司提升服务水准与专业素养,全面提升行业合规水平。
同时,通过集中调研、个别访谈、线上线下沟通、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调动业主积极参与物业管理,帮助业主了解业委会的设立流程和职责,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物业成立业主委员会,提高物业管理决策、治理民主化。
截止目前,已有4个小区成功成立了业主委员会,3个小区正在筹备中。召开小区业主大会10场,参与总户数825户,参与总面积99624.03平方米。
第二步——耐心规劝化矛盾。
“消防安全无小事。一旦火灾发生,因排查不彻底而遗漏的隐患将,可能让整栋楼陷入绝境,大家的生命财产也会受到损失,后果不堪设想……”桥西街道工作人员不断入户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发现的诸如小区内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公共设施破损严重长期未修护、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及群众诉求解决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桥西街道相关部门及时向有关物业管理公司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规劝其限期完成整改;对于部分业主诉求反馈不及时的情况,桥西街道也积极跑腿上门沟通调解,促进物业和群众的矛盾化解。
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182个物业小区,发现存在问题107个,已完成整改105个,整改完成率达98.1%。
严执法促管理
打出“约谈+执法+解聘”组合拳,防止物业做“甩手掌柜”
第三步——严肃约谈促整改。
针对在日常运营中出现问题或居民投诉较多的物业公司,桥西街道相关部门以铁手腕展开治理,首先启动约谈机制。
例如,辖区内鸿业自由港等小区的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公共地下空间堆放杂物较多、收费开支不透明等问题久拖未决,街道对该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物业公司转变服务理念和提高服务意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
“通过约谈,该负责人明确表示将迅速行动起来,投入资金维修公共设施、清理杂物、在小区显著位置公示物业费收支明细,方便业主监督与决策。”桥西街道有关负责人说,经整改,相关小区住户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
第四步——执法出击护家园。
为督促物业公司守土尽责,不断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桥西街道建设事务中心、应急办和综合行政执法队等相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联合开展专项督导行动,对物业公司的服务品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体检”。
对限期未整改或敷衍塞责的物业企业,街道执法部门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目前已对物业公司立案处罚4宗。通过行政处罚,有效震慑了物业管理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物业管理市场的法治秩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五步——依法解聘防“摆烂”。
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躺平”“摆烂”且经多次督促仍无改善的物业管理企业,桥西街道通过组织小区楼栋长和“回家”党员,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属地社区居委会,提请小区召开业主大会依法定程序解聘物业管理企业,并重新选聘优质物业管理公司。通过解除合同,推动了物业管理市场的良性竞争,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得到了小区业主的一致好评。
“物业公司是社区治理的前沿哨所,其服务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温度。我们将持续强化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探索构建长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物业公司内生动力,为民众打造更加惬意、安心、温馨的家园港湾。”桥西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说。
惠报全媒体记者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李翔鹤 通讯员张文静 利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