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惠城区江北街道期湖塘社区和盛阁小区几位新当选的“惠邻管家”与社区居委会共同筹备,给这个老旧小区带来了一场邻里共叙的中秋活动,进一步营造了“邻里有爱”的氛围,让小区居民充分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喜乐祥和。
老旧小区治理是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一个难题。江北街道共有32个老旧小区,如何优化治理模式,推动老旧小区治理破题?江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拓展深化“党员回家、服务万家”工程,延伸社区党组织触角,今年7月起在部分老旧小区试点推行“惠邻管家”,以服务“小切口”增添老旧小区治理新活力。目前,该街道已在9个试点小区推选出15名“惠邻管家”,参与调解纠纷和办理实事70余件。
“线上+线下”赋能“惠邻管家”
江北街道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社区居委会推选群众基础好、热爱公益事业的党员和群众担任“惠邻管家”,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助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在建立机制方面,江北街道通过设置走访服务周期、张贴“惠邻管家”公示牌,因地制宜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线上+线下”赋能“惠邻管家”掌握小区情况、调解矛盾纠纷、办理民生实事,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
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市、区两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资金和政策支持,链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团队认领小区民生实事,推动本级力量、共建单位、“一居一警”和广大党员向老旧小区倾斜,多举措为“惠邻管家”站台助力,做其坚强后盾,提升公信力和引领力。
前不久,惠新社区农信宿舍一户居民因户口本地址和公安机关底册地址不一致,导致其小孩不能就近上学。小区“惠邻管家”获悉后及时反映,协助民警和社区人员上门了解情况,促成了问题的解决。新城社区田家炳学校宿舍、东江高级中学教师宿舍等2个老旧小区的居民夜间出行极为不便,“惠邻管家”主动出击,借力社区共建单位资源为小区安装了路灯。
云山社区东江工业区宿舍的“惠邻管家”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一袭红马甲,一颗火热心,成为服务邻里的“勤务员”;江城社区丽景花园小区的“惠邻管家”团队化身小区“监督员”“巡查员”,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小修小补”服务……
江北街道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让“惠邻管家”有平台、能作为、立威信。“惠邻管家”则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围绕小区改造、隐患整治和邻里守望等居民关切的问题,发动居民参与、争取居民支持,并主动当好桥梁纽带,积极反映居民诉求,推动解决和改善民生诉求,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
承担小区自管任务,积极对接居民需求
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中,江北街道传承弘扬邻里文化,努力打造有温度的“熟人社会”,让“陌邻”变“友邻”,以“友邻”促“惠邻”。“惠邻管家”发挥“带头人”作用,围绕车辆乱停乱放、杂物乱堆乱扔、飞线私接乱搭等问题,组织居民“拉家常、谋共识、解难题”。
惠桥社区老爹岭小区的“惠邻管家”团队,承担小区自管任务,主动维护和更换破损的消防管道,消除安全隐患,获得居民点赞。“惠邻管家”还积极对接居民需求并反馈到社区,并协助社区开展传统节日、净美家园、关爱“一老一小”等活动,创造条件让居民走出家门认识彼此,增进邻里交流。此外,推动文化惠民活动进老旧小区,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的作用,增强居民“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共同建设幸福家园。
据悉,江北街道共有32个老旧小区,约2800户住户,常住人口约7000人,目前已推动其中8个小区建立自管机制或引入物业服务,在9个试点小区推选15名“惠邻管家”,参与调解纠纷和办理实事70余件。江北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巩固提升“惠邻管家”服务效能,在试点工作基础上,逐步在更多老旧小区推进该项工作,促成惠及更多的邻里乡亲,用邻里温情找准小区治理“最大公约数”,不断激活基层治理“邻聚力”。
惠州日报记者 彭红霞 通讯员 杨小武 彭玉坤 丘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