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芦洲大兴村千亩李园迎来丰收
2025-07-02 10:36:00 稿源:今日惠州网 点击:

  “我们大兴村的三华李正在热销,口感酸甜爽脆,香蜜李很快也要上市了,欢迎大家来品尝……”日前,惠城区芦洲镇大兴村李子园内,果农马建亮热情洋溢地对着手机镜头推介李子。大兴村是远近闻名的李子种植村,炎炎夏日,村内千亩李园内,青紫相间的三华李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装,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大兴村大力发展李子产业,通过标准化种植、借力网络传播、推动农旅融合,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特色产业之路,“李经济”焕发出蓬勃生机。

  千亩李园产销旺,科技助力品质优

  清晨,薄雾笼罩下的大兴村李园一片忙碌。工人们穿梭于果树间,熟练地采摘、装筐,一筐筐新鲜的三华李正准备发往批发市场。

青紫相间的三华李挂满枝头,果农正忙着采摘。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客户前一天预订,我们当天清晨采摘,确保新鲜送达。”马建亮说道。马建亮是惠州兴枚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大兴李大丰收,采收高峰期时,每天要从周边村聘请几十名工人。

  记者了解到,大兴村李子种植历史已有数十年,种植总面积约1300亩,近年来不断引进新品种,涵盖三华李、香蜜李等近十个品种,采收期从4月底持续至7月。惠州兴枚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7户成员,种植面积超600亩,成为当地李子产业的主力军。正常挂果期,李子平均亩产量稳定在1500~2000斤,亩均净收入约4000元。

  大兴村李子的良好品质和效益,得益于严格的标准化种植管理。从选苗、培育到移栽、管理,各个环节均有规范。农技人员等定期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采用生态种植,主要施用鸡粪、土肥、花生麸等农家肥,为李子品相佳、口感好提供保障,成熟后的李子甜度高,余味带酸,酸甜可口,层次鲜明。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支持下,该合作社引入了智能选果机,实现了李子大小自动分级,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农技推广应用,如高位换接、花期放蜂授粉等技术,有效保障了产量与品质。

  农旅融合促增收,村庄发展绘新图

  大兴村李子鲜果除供应批发市场外,吸引游客进园采摘也成为重要销售渠道。随着大兴村李子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不仅销路畅通,慕名前来的游客也日益增多。“今年‘五一’期间,惠城区芦洲镇第三届李子节在村里举办,村内道路可谓水泄不通,来自珠三角、福建、江西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马建亮感慨道。

  近年来,大兴村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该合作社尝试“触网”销售,通过拍摄视频、与网络达人合作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朋友圈推广等方式,有效提升了进村人流量和产品知名度。游客进村不仅能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品尝当季鲜果,还能感受乡村魅力。

  大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建福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大兴村农旅融合提供了坚实保障。村内道路设施和通讯信号网络显著改善,“美丽乡村走廊”建设深入推进。一条长约60公里的徒步线路,将大兴村及周边6个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特色产业有效串联,赏李花、观瀑布、品荔香、游古村……游客可通过“美丽乡村走廊”收获丰富的乡村体验。

  今年,大兴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庄计划在美化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力度,包括建设停车场、扩宽道路、引入深加工设备等,不断延伸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游客采摘游玩体验,提升村庄承载力和吸引力。

  站在合作社的果园里,眺望远山,新开垦的山地上,李子树苗正茁壮成长。“我们对发展李子产业充满信心。这些年逐步扩种,今冬计划再扩种600亩。”马建亮信心满满地说。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入实施,大兴村逐步构建融合生态种植、科技应用和乡村旅游的特色产业链,将一颗颗李子转化为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