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口街道举办“小舞台・大治理”主题晚会
2025-09-17 14:42:00 稿源:惠州惠民通APP 点击:

  金秋送爽,温情满溢。9月11日19时,小金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演播厅灯火璀璨、掌声雷动,一场以“小舞台・大治理”为主题的基层治理助残文艺晚会在此浓情上演。晚会由惠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惠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中共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工作委员会、惠城区人民政府小金口街道办事处主办,特邀北京残疾人艺术团倾情献艺,用艺术之美传递助残温情,以文化之力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残障演员展风采,艺术舞台显担当

  当晚,演播厅内座无虚席,来自街道各界的群众、残疾人朋友、企业代表和环卫工人齐聚一堂,共同期待这场特殊的文艺盛宴。晚会主持阵容别具匠心,由肢障人士孙慧、王剑辉担任主持,听障人士张影、朱哲同步进行手语主持,手语指挥张宇、张云晶全程护航,从开场便彰显出“残健融合”的温暖理念。

  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听障舞蹈队带来的开场舞《辉煌之路》率先登场。演员们虽无法聆听音乐,却凭借默契的配合与精准的肢体表达,将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融入每一个舞步,灵动的舞姿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瞬间点燃晚会氛围。

  随后,视障歌手支鸣以清亮婉转的嗓音演绎《我的祖国》与《春天的芭蕾》,甜美的歌声搭配优美伴舞,让观众沉醉其中;肢残演员刘建军带来的舞蹈《怒放的生命》,用坚毅的动作展现出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诠释着“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内核,引发全场情感共鸣。杂技《晃圈》中,听障演员胡清照等人凭借高超技艺,让五彩的圈在身上灵活转动,惊险与精彩并存;肢残人士田平现场表演肢残口书《厚德载物》,以口衔笔书写出苍劲有力的汉字,每一笔都凝聚着不屈的意志,令观众惊叹不已;听障演员李帅龙、王晓恩带来的中华绝技《川剧变脸》,一张张脸谱瞬间变换,传统艺术与残疾人的创新演绎碰撞出独特火花,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本土故事传温情,基层治理见实效

  晚会不仅有北京残疾人艺术团的精彩表演,更融入了小金口街道本土元素,让“基层治理”主题落地生根。

  在“讲述”环节,小金口街道的胡慧岚带来《巧娘织就新生》,分享了街道通过帮扶残疾人掌握编织技能、实现就业增收的真实故事。

  “从最初的迷茫无助,到如今靠双手编织幸福生活,感谢街道的帮扶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胡慧岚的讲述朴实真挚,生动展现了小金口街道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扎实成效,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量。

  此外,轮椅舞蹈《光》以“光”为象征,听障演员们坐在轮椅上翩翩起舞,用舞蹈传递“即使身处困境,也要追逐光明”的信念;视障演员翟春华带来歌伴舞《努力的人》与唢呐独奏《苏北风情》,嘹亮的唢呐声饱含对生活的热忱;视障演员李宁的萨克斯独奏《红歌串烧》与歌曲《感谢》,用悠扬旋律感恩社会关怀;听障舞蹈队压轴表演的《千手观音》,演员们动作整齐划一、姿态优美圣洁,将晚会推向高潮。最后,全体演员共同演唱结束曲《美丽中华》,在温馨的氛围中,晚会落下帷幕。

  以文化为纽带,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据了解,此次“小舞台・大治理”基层治理助残文艺晚会,是小金口街道践行“从引领到共建、管理到共治、服务到共享” 基层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文艺晚会这一“小舞台”,不仅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励广大残疾人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更搭建起街道与群众、残健群体之间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的共识,推动形成 “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良好氛围。

  “举办这场晚会,既是对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的一次提升,也是对基层治理成果的一次展示。”小金口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街道将继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以更多元化的形式激活基层治理活力,让“小舞台”持续绽放“大能量”,为建设更加和谐、温暖、幸福的小金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