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反映小区占道经营,得等好几天才有动静,现在网格员上门就能解决,这效率太赞了!”家住桥西街道升平苑小区的王阿姨竖起了大拇指。如今在桥西街道,像这样的“点赞时刻”越来越多。近年来,惠城区城管执法局打破传统被动执法模式,系统谋划部署,推动城管力量下沉社区,主动靠前服务。桥西街道的网格精细化治理,正是“城管服务进社区”的生动缩影。桥西执法人员在西湖边开展市容市貌巡查。

织密“小网格”,搭稳治理“大骨架”
“要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先得把治理的‘骨架’搭稳。”惠城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城管服务精准落地,该局提前谋划桥西街道网格精细化治理试点,从制度到人员层层推进。
桥西街道迅速响应,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在75个全科网格基础上,细化出441个“小网格细胞”,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组织架构,让服务直达每家每户。同时,街道整合派出所、市监所等8个部门工作人员及专业法律顾问,组建10人服务团队,将网格员职责、服务流程、考核标准等公示在服务栏,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为精细化服务筑牢基础。

执法人员为商户讲解"门前三包"责任制。
组建网格服务队,“一站式”化解民生难题
“有事儿找党员网格员,准没错!”这是桥西街道居民的共识。街道动员党员、志愿者、退休干部,组建“网格员+网格服务员+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召开“民主议事会”,当面解决居民诉求与社区难题。同时,在信息公开栏亮出工作人员信息、执法事项、举报电话等7类内容,实现“即受理即办理”,不少难题当天就能现场解决。据统计,网格精细化治理推行以来,98%的民生难题在网格内“一站式”化解,交出了群众“零信访”的亮眼答卷,为基层治理注入满满活力。
按照区城管执法局“摸清底数才能精准服务”的要求,桥西街道围绕“户数、经营户、公共空间、重点场所、重点人员、违法行为”六大类内容逐户排查,将特殊群体分布、经营场所资质、公共设施完好情况等信息精准标注并录入系统,形成“治理导航图”,为决策与施策提供依据。
街道还广泛招募志愿者,发动居民共同制定管理规约,强化“人人都是治理者”理念。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日常维护、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各类问题37宗。针对物业“重收费轻服务”、商户占道经营等乱象,执法人员既严格执法,又耐心普法,规范经营与管理,让小区秩序重回正轨。

执法人员整治占道的店铺招牌。
长效发力,推广精细治理“好做法”
“试点不是‘一阵风’,要让好模式长期运转。”在区城管执法局统筹下,桥西街道正将网格精细化治理好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计划完善11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问题处置时效与考核奖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数据说话、数据决策、数据服务”提升治理智能度与效率。
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强化法治指导,帮助街道工作人员懂法用法、引导群众知法守法,并逐步将桥西街道的“好做法”推广至全区,让城管服务更贴心、基层治理更精细,让更多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