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稻浪、格桑花……惠城水口张村四季皆有景
2025-03-19 14:41:43 稿源:今日惠州网 点击:

  春光正好,植树添绿正当时。连日来,在惠城区三栋镇,巾帼志愿者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 “美丽庭院她先行” 的理念,为绿美乡村建设增添一抹抹新绿。

  在三栋镇官桥村,全域打造美丽庭院村的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村干部、妇联执委主动带头,率先对自家庭院进行美化升级,清理杂物、规划布局、种植花草,以实际行动为村民做出表率。在村干部的积极发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响应,自觉加入到美化庭院的队伍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官桥村妇联首先对全村庭院现状开展了深入摸排,妇联执委们通过入户走访,认真听取并了解村民们在庭院种植方面的意愿和规划,为村民们提供建议,出谋划策,并仔细统计花木种植需求报到镇里。

  近日,三栋镇妇联积极联系整合资源,为官桥村6户庭院带来40棵桂花、小叶紫薇、蓝花楹等花木树苗。巾帼志愿者与村民们分工协作,铲土、种苗、浇水,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原本朴素的庭院被花木装点,增添了生机和绿意。同时,志愿者们还积极向村民宣传讲解建设美丽庭院的意义:美丽庭院不仅能美化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舒适度,还能促进邻里和谐,形成文明乡风;从生态角度看,庭院绿化有助于提升乡村环境,保护乡村生态平衡;此外,整齐优美的庭院还能吸引游客,为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下基础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不仅如此,近期全镇各村、社区妇联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巾帼志愿者投入到建设绿美三栋的各项活动中,她们身体力行参与了6场植树活动,种下树苗超200棵。如凯旋社区开展了“草树皆待春 你我共护绿”植树活动,为社区增添盎然春意,共植下80多棵树苗。在鹿颈村、沙澳村、莲塘村的各乡道旁、池塘边,经常能看到她们热情投入的身影,为农村绿色风景线的建设贡献了巾帼力量。

  “美丽庭院她先行”不只是一句口号,三栋镇巾帼志愿者正用行动诠释担当,她们以女性的细腻和坚韧,带动身边人建设小庭院,美化大家园,让乡村庭院成为幸福生活的温馨港湾,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

  春日赏花再添好去处!近日,位于水口街道张村村的好艺源农业生态园迎来一批又一批赏花客。

  据了解,之前水口街道张村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集体经济发展亟须谋求新路。为此,张村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企业市场化运营+乡村自然资源整合,打造百亩花田,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以花为媒带动农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带动。传统花海项目常陷入‘花期一过,门庭冷落’的困境,土地季节性闲置问题突出。”张村村党支部负责人说,为此,党支部带头作调研、引产业,破解发展难题。通过“企业市场化运营+乡村自然资源整合”,联合惠州市好艺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近400亩“冬闲田”进行科学规划,打造集花田打卡、稻田窑鸡、乡村美食、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张村村油菜花海吸引众多市民打卡。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为破解土地季节性闲置难题,“冬闲田”将以四季轮作模式,变身为“春季油菜花海、夏秋稻浪艺术、冬季格桑花田”四季皆有景、季季可游玩的复合型农文旅场景。

  “这种‘以花为媒带动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直接促进村集体年增收近5万元,乡村焕发了新活力。”张村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党建为纽带在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共赢模式,让百亩花田催生美丽经济,同时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和农产品销售。

  比方说,通过建立“企业培训+村民上岗”机制,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春节假期以来,共有20余名村民经培训后担任景区导览员、体验活动指导员等。

  春节假期以来已纳客7万人次

  强化服务优势,张村村主动对接帮扶单位、辖区企业,以本地资源优势引进团建活动,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促进项目增收。同时,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在人流高峰期维护秩序,缓解交通拥堵难题。

  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用公益反哺乡村,除了为村民提供部分花海赠票,还为项目所在村民小组60岁以上老人赠送年度惠医保,累计覆盖223人,不断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花海离市区很近,过来游玩很方便。”市民蓝兰约了三五好友一起赏花。“据运营方初步统计,春节假期开园以来游客已超7万人次,最高单日峰值突破5000人次。”惠州市好艺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项目将深挖文化内涵与体验价值,融入客家农耕文化,精心打造“稻田艺术展+非遗手作体验”场景,开发“花海米”“窑鸡”等特色农产品。“计划通过VR农田认养系统,预售种植权锁定长期客源,让这里变成一个融合线上线下的开心农场。”该负责人说。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特约通讯员黎华容 通讯员陈巧梅